起居里的暗藏凶机

起:走+己,可意为自己行走,又可延申为独自站立;居:最早是蹲的意思;后为住所的意思;作动词来看,有“处理”之意,如《逸周书·作雒》:“士居国家,得以诸公大夫。”;也有“相处”之意,如《易·系辞下》:“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起居”在我理解来看,起和居,一指站立行走,一指蹲踞;一上一下,意为日常各种活动方式。居若作为“处理、相处”之意看,起居可理解为日常各种行为的处理及相处方式。

在《内经》里,关于“起居”摘取了几段节选:

世界的万物都是有其一致且不可改变的规律,抽象的气候季节,历史演变;具体的人物植禽,山川河流;万物默默按照各自规律生生不息,息而再生。中医是一门哲学,所以它不仅仅是探索疾病和人类的关系,更是包含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它看似复杂难懂,却又简单易通。若非放到治病的层面上,非专业人士无法驾驭,仅仅是通过阅读中医相关书籍,例如内经,其实能了解到的,是关于人世间的一切哲学理念。

起居,是每个人的日常活动。每个人的日常都不相同,但每个人的日常应该怎样处理才是对的,没有具体做法,但有一般规律,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若世人真懂其道理,便不会年半百而动作皆衰。

临床上,患者不是最爱问: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为什么我久治不愈?为什么又反复了?

那在问诊过程中,你自己都告诉了我原因,唯独自己还当局者迷。——起居失常是最主要的。

我常将现代人和古人对比,常想,古时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现代人充满型加班熬夜通宵。古人是如何柴米油盐醋,粗茶淡饭?现代人天天煎炸烧烤烘培炖。古人又是如何清心寡欲无所求,现代人的名利双图车房马龙。但古人肯定不都是这样,这种古人存在于黄帝内经里的古人。是啊,古代是何其兵荒马乱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但古代又是如何繁华盛世歌舞升平把酒言欢。我常念想着,若是真有穿越,真想穿越回古代看看。只是前天下雨我没带伞不知道怎么办时,让美团小哥立马给我送伞过来,30分钟送达。又觉得,现代真好。人真就是个矛盾体。

内经说了,好好吃饭,按时睡觉,工作不要太累,那我们就不会外强中干,不会英年早逝。

可你知道光是吃饭,有些人就一辈子都吃错饭了。

昨日归家,同爷爷乘凉闲聊,我教育着:“爷爷你知道你为啥爱烧心吗?为啥爱胃胀吗?因为你老是吃完饭喜欢喝茶,边吃饭边喜欢喝汤。”活了一辈子,早年条件艰辛没这闲情,慢慢日子好了,可都丰富了。到头来,这长孙女还不让他快活了?还指责起他老人家了呢。昨晚刚跟爷爷奶奶说饭水分离,今天午饭奶奶又端上了爱心鸡汤,爷爷又汤盖饭,还自己说:这样做吃完饭容易打嗝...

每当要聊起这些生活问题,总觉得胸闷,先叹口气,经常对患者说,说的自己都烦了,还要写下来,能写多少便是多少。跟爷爷说完还得跟三姑再电话里再说一遍。

农作物化肥/种植土壤的影响,该当季的食材不当季,一顿饭煎炸烤的丰盛,夜宵的风靡,晚餐三菜一汤的营养,睡前再来份牛奶水果的呵护,外卖的普及,不该挑食的各种挑,该少吃的尽情吃...------全都不该。

人是铁饭是刚,起居第一步先是吃饭,不吃饭哪有力气延续各种活动。而吃错了就是损害身体健康的第一把手。

接着是睡,这个什么才算熬夜?怎样才算睡眠质量好?有些人光盯着什么电子手表,它说我好我就是好的。总觉得这些人是顶着科学帽子的傻孩子。自己睡得好不好自己不知道吗?还得看手表。聪明的人类发明了一系列玩意究竟是为了服务人类还是把人类变笨?而长期的熬夜导致的危害请自行百度,毕竟百度说的比我说的,更让大多数人信服。往往很多患者问:“为什么月经越来越少了?”光是每天一两点睡就坚持了好几年。又问:“为什么我吃了半年的中药血还是这么少?”---原因你已经告诉你自己了呀,你为让月经变少坚持了多少年的努力?这就跟你长年累月去伤害一个人一件物品,却想在自己后悔之时别人的伤口也跟着得到痊愈一样的天真。

人总是那么贪婪,贪婪着快乐的时候尽情快乐,贪婪着受罪的时候尽快过去。

我们都是高负荷工作,虽然总说“你多休息”。但我知道这很难。很多确实是身不由己,大多上有高堂下有楼房中有妻儿。社会的现状,大家都很累;但社会的现状,大家都很潇洒。每个人随着工资的升高,欲望和支出跟着上升,幸福感不会跟着升,身体健康也不会。因为我们让身体去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和苦难,但我们并未给身体一个回馈和拥抱,还有我们的内心。那些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不想被人看低,不想让人失望的倔强。经常也让自己内心疲惫,反问自己:“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爷爷年轻时是打铁为生;老年儿孙多有造化,可以安度晚年。但依然90多岁了种菜种花担畚箕浇灌,直到昨晚在给他按摩肩颈时,爷爷说:“今年挑不动啦,脚撑不起来了。”我有些心酸。爷爷的肩井、大椎附件和后脑环枢关节处很大一个硬结,我知道肩膀是以往担东西磨出来的,后脑的硬结是导致他不时头晕的原因。谁能做着一份简单轻松又养得起家人的工作呢?没有。但如何在人人工作皆不易的状态下,尽量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呢?爷爷有那一辈是受尽磨难过来的,今年90多了,没什么大病,手脚灵活,脑袋灵活,除了听力下降,下肢日渐无力,这是一般规律,我们只能延迟它的发生,但拒绝不了。爷爷不愿意我花钱给他开药,除了确实不舒服,奶奶说爷爷一直咳嗽有痰,那是爷爷常年吸烟造成的。戒烟是不可能的,爷爷也不把咳嗽有痰当一回事。一句话就是:“我一切都好,没什么问题”。我知道爷爷身体日渐差些了,心有不舍,但也任着爷爷来,开了丸子给他补肾气,爷爷没明显不舒服就是不舍得吃。我一气之下给他寄了一堆:“你不吃,2个月后就过期了!”爷爷来了句:“不会啦,中药丸子几年都没事...”

有没有发现,当欲望少了,想要的东西少了,不知不觉中其实就是在给身体一个呵护。每个人都好努力,他们都很优秀,优秀的人愈加努力,所以我也不能落下!这种拼搏进取的精神真的很好。只是希望是建立在你身体承受得了的基础上,身体一旦没能量了,一切都是乌云。最后不要还得请人照顾你便是最好了。“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我们需要尽力,但也需要给自己的身体一个交代,不仅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家人。中药为我们保驾护航,但船舵还是在自己手上。

“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一个人的五脏六腑,若是在日日中,天天里一直受损而得不到 发现,那真是细思极恐...

“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自己和自己的相处,自己每天里的各种行为活动、心里活动的处理方式,是否有值得反省的地方?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