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脑之本草学之结业论文 221临2班侯薇薇

学习了中医大脑之本草学后,感觉药方和药对可以从温热寒凉补泻升降收散燥湿性来分析,对经方的分析一下子立体化和具体化了,下面就收涩止汗的两个经方分析如下:

一、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方歌:男子失精女梦交,坎离救治在中爻,桂枝汤内加龙牡,三两相匀要细敲。

伤寒论相关条文: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方组:桂枝 芍药 生姜 龙骨 牡蛎各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组成方剂的单味药药性表】

-

温热药 平药 寒凉药

补药 桂枝☀ ,生姜☀ ,大枣☂ 龙骨☀ ,炙甘草☂ 牡蛎☀ ,白芍☂

平药

泻药


升性药 平药 降性药

散性药 生姜☀ 桂枝☀

平药

收性药 牡蛎☀ ,白芍☂ ,炙甘草☂ 龙骨☀ ,大枣☂

方性结论:温补收燥。

【桂枝加附子汤】

【组成方剂的单味药药性表】

-

温热药 平药 寒凉药

补药 桂枝☀ ,生姜☀ ,大枣☂炮附子☀ 炙甘草☂ 白芍☂

平药

泻药


升性药 平药 降性药

散性药 生姜☀ 桂枝☀

平药

收性药 ,炮附子☀ 白芍☂ ,炙甘草☂ 大枣☂

方性结论:温补收润。

三、两药方的辨证区别

主要用“漏”与“泻”两字以示区别,汗出湿透符合“泻”的标准,即汗多如雨时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效果尤好。因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方性温补收燥,既能收汗还能燥湿。桂枝加附子汤一般是漏汗,即出汗不多或不定时,所以用了温补收润的方子。

以上是本人粗浅的认识,请批评指正。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