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和芍药甘草附子汤的分析比较
这两个方都出自《伤寒论》
一、原文出处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二、方性对比
整个方偏凉 补 收 润。
整体方性偏收,偏补。
三、单味药解析
芍药让血流回心脏的力量加强,炙甘草汤补足津液,炮附子强心阳。芍药与炙甘草合用以酸甘化阴。
四、适应症
芍药甘草汤适用于肝阴、阴液不足,筋脉失养,手足挛急,腹部拘急作痛。
芍药甘草附子汤适用于体虚外感,发汗后病不解,反增恶寒者。
五、总结
芍药甘草汤又名“去杖汤”,两方对比发现,芍药甘草汤治阴为主,平时腹痛,小腿抽筋,小腿无力,下肢静脉曲张均可选用;
芍药甘草附子汤较前多一味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附子,以固表,止汗,补阳。达到阴阳同补的功效。当寒邪过剩,或心阳不足时需要加入炮附子以强心阳。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