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哈哈!问止精一本院在2021年7月18日10时吉日开课了,我即兴奋激动又忐忑不安,激动的是我被书院录取了,并感恩遇见这个强大的中医平台及优秀的老肺和同道者们。为此我特买了一步跟电脑功能相似的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忐忑不安是我从来没碰过电脑运用不熟,害拖累班集和跟不上老师的学习近度被开了。
上课了,林大栋老师可爱,帅气,热情幽默,平易近人,老师开始分享问止精一书院是“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强调精一,即“精进、始终如一”之意。
人心如若浮躁,难以专心精进一件事,则万事不成。书院坚持秉承“精一”之心,精进自我的中医知识,再应用于实践当中,这便是“始终如一”。正如《尚书·虞书·大禹谟》中所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老师分享精一书院的目的,知识的传播,经验的累积,心德的分享,心法的传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拜师,不收徒不收费宏伟的传承方式,他的课件本该定位在1Ow,却全已免费的形式传承授予我们,这种宏伟大爱,在这个当今时代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值得我好好珍惜,努力刻苦学好本领,要象老师一样,做个能实现自我价值对社会有用的人。
林大栋老师跟我们分享了《黄帝内经》这是整个中医的基础,而且不好掌握,黄帝内经》内容篇幅大,又古文繁体:,中文系的高才生有可能读懂,。一般人是无法看懂的。学中医但又要必须掌握。《黄帝内经》扮演一个重要角色,很多都是从《黄帝内经》里来的,它是个强大的知识宝库。所以在精一网帮助我们总结,分类,表格,注解,繁化简,一个模块一个板块展示,,把复杂的内容把它简单化了。让我们后学者沿着这个思路在这的基础上去学习轻松点,少走弯路。精一网把《黄帝内经》的素问整理提纲,《素问》,《灵枢》,《分类整理,《表格一览》,《内经沿革》,《分类笔记整理》,《总页》,再分(诊断学,藏象学,经络学整理,养生学整理等》在此基础上还细分,清淅,一目了然。
林老师分享历代沿革。《素问》的历史发展还是比较清晰的,途中经历了内容缺失直到宋代才完全定本,成为通用版本。
《灵枢》虽起源于中国,但一直找不到原书或手抄本,直到宋朝高丽国献给我们一本《黄帝针经》的书籍后,宋才正式命其名为《灵枢》,也就是今传世之《灵枢》定本。的知识库强大,让我这个“井底之蛙"大开眼界。
老师 分享知难行易,知难行易是学中医的心法之一。其实无论是学什么,“知”是最难的一步。我们的认知如果存在局限,所学之物也有它的有限性。所以,“知道”什么是非常关键,知道后再去行动,才能找准方向,不会迷路。有老师的指导方,我相信一定不会让约自己迷路。
神的重要性,林老师解释了“神”和“形”的区别。我们要抓住一件事的神,而不要局限于它的形,提示我们要抓住事物的本质,林老师讲在日后的课堂上会多次提及“神”的概念。《黄帝内经》中有很多“神”和“形”的说法,如《八正申明论篇第二十六》中说到:
神与形的探讨,篇幅巨大,这里老师不做展开,望我们互相交流,。这个得好好去领。
林老师还分享了《黄帝内经》的心法
养生学之要,学会养生,年过60貌似30,《黄内经》如何养生
扶阳之要,所为从者,手足温也,所冒逆者,手足寒也。不同的人受伤,有的就容易好,这主要在于身体的寒热,热易调,寒就难调点。
麻黄的之要在《黄帝内经》中,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友实,实则能登高,麻黄热药,是运功神经源的修复剂,大补阳气,阳气是就会得先修复,如(麻黄汤)也叫(返还汤),(续命汤)里有麻黄,附子,石膏,都是热药
脾胃论探源,平人之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不逆,逆者死。肾笔弱,人不死,活得狠难看,胃气无,则死,胃气在手足温暖。米是一位中药,米浆粥就是味主要的补气药,脾胃湿,弱,炒米就可以理
温病学之探源,在《黄帝内经》热论篇三十一,阳虚发热,不要让津液流失,固护好,温度变化
全息律示范,说是现代才发明的,其实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裁了,有(耳,眼,手,腹,足)全息,任何疾病都可以在身体上的全息部位找到対应的点进行治疗,掌握闲熟效果会取到不错的效果。
失眠,肝藏血,血不归肝,易失眠,调节我们的副交感神经,使其兴奋,让血归肝睡眠才会改善。最后还分享了使用电脑工具,真是干货满满,感觉2个小时的时间过得飞快。真希望定格在那,还好有录制可以反复收看,课件内容很多 ,赶紧得花时间好来消化。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