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食冷物
脉沉为胃气寒,紧为冷气盛,滑则食不消。其症头痛,发热,呕吐,心不痞,时或腹痛。
服丁香丸,来复丹;若冷物不消,荜澄茄散;胃虚者平胃散,理中丸。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此乃胃中积热未除,或服丹附而致
服黄连当归芍药汤;下脓者,如圣饼化积而愈
热虽甚不死。若阴气盛则杀人于顷刻,戒之。
便闭
老人气虚及妇人产后少血,致津液不行,不得通流,故大便常结,切忌行药,是重损其阴也。
服金液丹或润肠丸。
膨胀
此病之源同水肿,皆因脾虚衰而致,或因其它病攻损胃所致难运化,面肿大如鼓也。
先灸 命关 百壮,固住脾气,灸至五十壮,便觉小便胀,气下降。再灸 关元 三百壮,以保肾气,五日内便安。服金液丹、草神丹,减后只许吃白粥,或羊肉汁泡蒸饼食之,愈后常服全真丹,来复丹。
凡膨胀脉弦紧易治,沉细难治。
暴注
凡人腹下有水声,当即服丹药,不然变脾泄,害人最速。暴注之病,由暑月食生冷太过,损其脾气,故暴注下泄,不早治,三五日泻脱元气
服金液丹、草神丹、霹雳汤,姜附汤皆可,若危笃者,灸命关二百壮可保。
危笃者,若灸迟则肠开洞泄而死
休息痢
痢因暑月食冷,及湿热太过,损伤脾胃而致,若伤气则成白痢;若伤血则成赤痢;若下五色鱼脑,延绵日久,饮食不进者,此休息痢也,最重,不早治,十日半月,害人性命。
若白痢,服如圣饼、全真丹、金液丹亦可;若赤痢,服阿胶丸、黄芩芍药汤;初起腹痛者,亦服如圣饼,下积血而愈,此其轻者也;若重者, 先灸命关穴 二百壮,服草神丹、霹雳汤三日便愈。
服寒凉下药必死
内伤
由饮食失节,损其脾气,轻则头晕发热,四肢无力,不思饮食,脉沉而紧;重者六脉浮紧,头痛发热、吐逆、心下痞。
服来复、全真及平胃散;重者服荜澄茄散、来复、全真。
若被庸医转下凉药,重损脾气,变生他病,成虚劳膨胀泄泻等证,, 急灸 中脘五十 五十壮, 关元 三百壮 ,若服凉药速死。
霍乱
霍乱由于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致阴阳交错,变成吐泻。
初起服珍珠散二钱或金液丹百粒;如寒气入腹,搏于经脉,致筋抽转。即以瓦烧热纸裹烙筋转处;若吐泻后,胃气大损,六脉沉细,四肢厥冷,乃真阳欲脱,灸 中脘 五十壮 , 关元三百壮,六脉复生,不灸则死也。
暑月伤食泄泻
凡暑月饮食生冷太过,伤人六腑。伤胃则注下暴泄,伤脾则滑泄,米谷不化;伤大肠则泻,白肠中痛。
服金液凡、霹雳汤,三日而愈,不愈则成脾泄,急灸神阙 百壮。
痢疾
凡人多食生冷,湿热伤其脾胃,致成痢疾。
初起服如圣饼子,下积而愈;若无大便,止下赤脓者,乃胃有大热伤血也,宜当归芍药汤、阿胶汤;若下白脓者,乃饮食冷物伤大肠也,服桃花汤、全真凡而愈;若腹痛发热昏睡,六脉洪数,纯泄赤脓,乃热气滞于肠胃也,名疳蛊痢,亦有错服热药药而得者,服黄连丸,甚者大通散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