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神与脏的笔记

作业:黄帝内经中神与脏的笔记

by 王丽

灵枢_本神第八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 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 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 ...。 是故怵惕 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 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 神荡惮而不收。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 ...。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 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 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 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 之存亡,得失之意,五 ...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 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 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 ...不休。 肺藏气,气舍 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 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笔记】必须要在详细了解患者精神活动状况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针刺这一 治疗原则

素问_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 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 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 ...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 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 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 亦有五,常欲何问? 帝曰:愿尽闻之。 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 余 ...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 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 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 ...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 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 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笔记】:只有保持意志通达,内与骨髓相联系,才能使身体与五脏成为一个 整体。

素问_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 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帝曰:脏象何如? 岐伯 曰: 心者,生之本 ...,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 ...;故形脏 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 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笔记】:五脏之气在得到精微饮食的供养之后,五气协调化生,再加上津液 作用,人的神气就会生发旺盛起来。

灵枢_胀论第三十五

黄帝曰:脉之应于寸口,如何而胀?岐伯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黄帝 曰:何以知藏府之胀也。岐伯曰:阴为藏,阳为府。 黄帝曰:夫气之令人胀 也,在于血脉之中耶,脏腑之内乎?岐伯曰:三者皆 ...存焉,然非胀之舍 也。黄帝曰:愿闻胀之舍。岐伯曰: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 胁,胀皮肤,故命曰胀。 黄帝曰: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 也,名有次舍,异名而同处,一域之中 ...,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 定,麤之所败,谓之天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 黄帝 曰:胀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 逆顺,阴阳相随,乃得天和散也,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又或地下甲子癸 亥失守者,即柔失守位也,即上失其刚也。

【笔记】:如果做到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泄法,就会使得神气内守,再逐步补 充其不足之处,这才称得上是高明的医生

素问_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复问:不知水所从生,涕所从出也。 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 知,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 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 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 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 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故水不行也

【笔记】:哭泣而涕出的,其故在脑,脑属阴,髓充于骨并且藏于脑,而鼻窍 通于脑,所以脑髓渗漏而成涕。那么,感冒而涕出的,由于心神没伤,志亦不 悲,应该不是脑髓渗漏,吓我一跳,不然不知漏了多少了。

素问_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稽首曰:善。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 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藏之脏腑, 每旦读之,名曰玉机。 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 ...不及则令人喘, 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帝曰:善。冬脉如营,何如而营? 岐 伯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含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

【笔记】考察五色和四时脉象的变化,诊察脉的正常和异常,其中精要在于一 个“神”字。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