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_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 ...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
笔记:主要讲天有春夏秋冬四季和木火土金水五行来管生长、收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并生寒对应冬天、暑对应夏天、燥对应秋天、湿对应长夏、风对应春天等,这五个为外在的五气。人有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情志是怒、喜、思、忧、恐,这五个为内在的五个情志。
阳之性能使表之肌肉强壮,混浊之阴进入五脏,由五脏来生化。
贤能的人才知道自然之道是,天道如人之头部,滋养头部而顺天道,按顺应地之道来养足部,中则按日常习俗来养五脏。
天地间邪风,来时快如风雨,最好的医者治病在皮毛,其次待并入肌肉才医治,再次的病入经脉、六腑在治疗,最差的病是已入五脏再去医治,生存几率只有一半了。因此天气不正常,会伤害人的五脏。
素问_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 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 ...,终日乃 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 ...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
笔记:手指诊脉时,细察脉的动静,审视面部五色知盛衰,知五脏的盛衰。
五脏的功能是固守人的生命泉源。
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跟人体的寸口脉是相关的,阴阳消长相合。判断时须依五行之生克规律,凡脉能符合四季时节变化而变化,则是健康长寿的人。
高明医师能知天人地三者密不可分,人的声音须与五音相同,面上的气色须跟五行对应。
素问_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盳盳)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笔记:人体构造机能应顺应天地四时五行,并按这样的规律来治疗,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的运行规律。是否能调和五脏是治病关键,如果其中一样太过,可知病人疾病情况。
人的病邪,遇到相克时节会加重,其所相生时节病好得快,不是其生的加重,被相生时节保持不变,遇到属性相同的节气容易复发。所以诊脉时,先确定什么脏有病,然后可以知道在时节中的变化如何,就可以对症治疗知道生死情况。
五脏除了对应四时进行治疗外,还得考察使用适宜的五味。
素问_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入发至项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项中大筋两旁,各一...。风府两旁,各一。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趾旁,各六俞。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两角上各
笔记:足太阳膀胱经上,五脏的腧穴有五个。这些都是太阳经在皮表脉气所发之处,与天地之气接触所在。
素问_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 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鬼臾区稽首再拜对曰...,故曰三阴三阳也。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故其始也,有余而往,不足随之;不足而往,有余从之。知迎知随,气可与期。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帝曰:上下相召奈何
笔记:天有五行对应五个位置,木火土金水,并生寒对应冬天、暑对应夏天、燥对应秋天、湿对应长夏、风对应春天等。人有五脏,对应怒、喜、思、忧、恐这五个内在的情志。
素问_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谓三阳 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三阳之病。且以知天下,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帝曰: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世主学尽矣。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
笔记:要知道天下各种病如何治疗,须县知道如何区别阴阳及对应于四季,人体合乎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
凡有病邪伤及五脏,人的筋骨也会日益消耗。
灵枢_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故足之阳者,阴中之少阳也;足之阴者,阴中之太阴也。手之阳者,阳中之太阳也;手之阴者,阳中之少阴也。腰以上者为阳,腰以下者为阴。其于五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阴中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黄帝曰:以治之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阳;四月五月六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阳,七月八月九月,人气在右,无刺右足之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气在左,无刺左足之阴。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主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 ...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笔记:五脏分阴阳。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
讲到各个月份不宜进行针刺的经脉。东方为甲乙木,对应春节,为青色,对应五脏的肝脏,足厥阴肝经。
灵枢_官能第七十三
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言阴与阳,合于五行,五脏六腑,亦有所藏,四时 八风,尽有阴阳。各得其位,合于明堂,
笔记:知道五腧穴所在,掌握治疗规律,就可以很好第运用治疗。人体的阴阳属性与五行相合,五脏六腑也跟阴阳五行配合,各有对应的功能,四时八节气候也都有阴阳之分。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