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人类关于酒的酿造有一种说法是猿猴造酒,个人认为这个可以当做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笑话来看,首先我不认为人是猿猴变的,虽然dna很相似,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人们相信科学,科学的尽头是哲学,佛经是最高的哲学,佛在起世经上说地球上的人是别的世界移民来的,当然以现在的科学并不能证实。最早人类发现酒,只能用来当做药来用,因为在古代造酒需要消耗好几倍的粮食,在物质短缺的古代,并不允许消耗过多维持生存的粮食和本来就短缺的劳动力来造酒。人类社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会有积累,有了剩余的劳动价值,也就有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这里面就有酒文化。说是文化,其实我认为就是给喝酒冠冕堂皇套上一个说法而已,一个事物都有两面性,酒也是,除了药用,滥用的话,就会有成瘾性,酒能乱人心智,有的人喝完酒悲伤喜哭是因为酒精到了肺中,有的人喝完酒高兴是因为酒精到了心,有的人喝完酒想睡是因为酒精到了脾中,有的人甩酒疯打人是因为酒精到了肝中,有的人喝完酒喜欢醉以入房是因为酒精到了肾中。这里的醉以入房还有一种解释是沉醉于房事。
《黄帝内经》素问 厥论篇第四十五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喝酒乱性导致气血失衡,引起的一系列的过失。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