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_厥病第二十四:耳聋无闻,取耳中;耳鸣,取耳前动脉;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聆聊,耳无闻也;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
耳鸣、耳聋的针刺疗法。远近取穴。
灵枢_口问第二十八: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补客主人,手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也。
此即后世李东垣所说:“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东垣据此采用甘温益气治法治疗耳鸣,创益气聪明汤,对于饮食失节,脾胃损伤,清阳不升,头目昏蒙之耳鸣耳聋,效果良好。
灵枢_海论第三十三: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此即髓海不足之耳鸣,肾主骨生髓,也是肾虚之耳鸣。后还有“精脱者耳聋......液脱者,筋骨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可视情况予以左右归饮,六味地黄丸,肾气丸等。
灵枢_邪气藏府病形第四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小、大,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请言五藏之病变也。心脉急甚者为瘈瘲;征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脐,小腹鸣。涩为为瘖;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
素问_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厥阴司天,风气下临,脾气上从,而土且隆,黄起,水乃眚,土用革,体重肌肉萎,食减口爽,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
土不荣木,土虚生风,故用磁石、龙骨、牡蛎等熄风。
《素问-脉解》: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
此即肝胆实火上炎之耳鸣,可用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等。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