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一书院217雅5班课后作业(第一节2021/07/18)
倪铁宏
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避之,名曰酒悖也。
个人理解:胆小的人喝了酒,为什么不怕勇猛的人,是因为酒是水谷的精气,非常慓悍,进入胃里后,气上逆到胸,肝气上浮,胆汁横逆,人就气旺而胆大了,如果不克制,长时间下去,就会使人形成胆大妄为的反常状态而为病。
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嚼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熅中,封涂封,勿使泄。五日五夜,出绵絮曝干之,干复溃,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个人理解:酒有行阳的作用,用以泡酒,可以助药力在体内的发挥。
帝曰:善。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曰酒风。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以泽泻,朮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所谓深之细者,其中手如针也。摩之切之,聚者,坚也,博者,大也。
上经者,言气之通天也。下经者,言病之变化也。金匮者,决死生也。拨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
个人理解:长时间酗酒的人容易得酒风,跟伤寒、中风有不同的治法。
帝曰:热厥何如而然也?
岐伯曰: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
个人理解:喝酒后体内洒气与谷气相搏,容易内热,行房事会导致肾气受伤。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个人理解:为什么现在的人没有古人那样长寿,是因为现在的人经常喝酒,并且借酒力而行房事,导致精气耗损而伤身体。
总结:通过检索黄帝内经关于酒与气血和病的关联论述,了解黄帝对酒的正解,酒是谷气的精华,而且其气非常慓悍,在身体内运化规律,来对引导人正确的对待酒。酒用的好可以做为药,过度饮用,就会伤害人的精气,特别是肾气。酒后行房更是要不得。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