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黄帝内经中与膝有关的笔记
前几天同学因踢足球伤了膝盖,膝盖胃经所过之处有少许积液,之前看过倪师讲的膝五针的方法,这次用膝五针试着帮他治疗,鹤顶和膝眼都还能扎到位,阳凌泉透阴凌泉这两个穴位掌握得不太好,同学反映扎后当天膝眼有些痛,第二天有所缓解,以此学习一下黄帝内经中关于膝盖的内容。
素问_骨空论篇第六十
眇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譩嘻。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者。 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而膝痛,治其机;立而暑解,治其骸关;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 ...;连(骨行)若折,活阳明中俞髎。若别,治巨阳少阴荥,淫泺胫酸,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踝上五寸。
辅骨上横骨下为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腘,腘上为关 ...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髆肩空,在髆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门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骨行)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
这一段主要说了与膝有关的不同病痛如何用针法治疗,又将膝盖的各处位置和名称描述清楚。
灵枢_经筋第十三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 ...,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 ...,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腘筋急,前引髀 ...。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骨干),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 ...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春痹也。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
主要讲述了过膝的经络有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太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观察膝盖病位所过的经络,结合经络治疗,应该有更好的效果。
灵枢_杂病第二十六
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发而间之。针大如牦,刺膝无疑
犊鼻穴就是外膝眼,是膝五针中的一个穴位,犊是指小牛,脾土,鼻是指牵牛而行的上扪之处;此处穴位的地部脾土微粒被流过的胃经经水带走。本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
素问_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膝膑出液为跛。
这里主要讲了如果刺膝膑部,误伤以致流出液体,会使人破足。
素问_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
膝主筋:膝是诸筋之府,如果屈伸有困难,行走不便,筋已经很疲惫了。
素问_厥论篇第四十五
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胜则足下热也。 帝曰:寒厥之为寒也,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何也? 岐伯曰:岐伯曰: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趾至膝上
阴经之气太过,传导至膝部,说明内部阳虚,也是诊断过程中的一个提示。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