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功效
四物汤组成为:当归,白芍,川芎,熟地。主要功效为补血调血,适用于营血虚滞证或冲任虚损证。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唇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红,脉弦细或细涩。熟地可以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白芍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当归,熟地补血滋阴,有造血,镇静滋润的效能,可治疗血虚诸证,白芍川芎可疏通郁血,通顺血行,四药有补有泻,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相互配伍达到补血调经之功。整体以温补收润为特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是从《金匮要略》中芎归胶艾汤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本方证治由营血亏虚,血性不畅,冲任虚损所致。血虚与心肝两脏关系密切。肝藏血,血虚则肝失所养,无以上荣,故头晕目眩;心主血,藏神,血虚则心神失养,故心悸失眠,营血亏虚,则面部,唇甲,爪甲等失于濡养,故色淡无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虚损,肝血不足,加之血行不畅,则月经不调,可见月经量少色淡,或前或后,甚或经闭不行等症;血虚则血脉无以冲盈,血行不畅则致血瘀,可见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脉细涩或细弦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之象。治宜补养营血为主,辅以调场血脉。方中熟地黄甘温味厚质润,入肝肾经,长于滋养阴血,补肾填经,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良药,兼具活血作用,且为养血调经要药,故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熟地黄,白芍阴柔补血之品与辛香之当归,川芎相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成为补血调血之良方。本方虽为治贫血的方剂,但肠胃虚弱易腹泻者,则不能适用。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则非所宜。
胶艾汤功效
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胶艾汤组成为:川芎,阿胶,甘草,艾叶,当归,芍药,地黄
功用为温经补虚,行凝补血。适用于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证。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冲任胞阻,胎漏下血,腹中疼痛。
本方是由四物汤加阿胶,甘草,艾叶所构成,理血药居多,方中川芎能舒顺血中凝滞;阿胶,甘草,当归,地黄,白芍五味药有增血和补子宫虚弱的效力;艾叶收敛止血,并温暖子宫之血,又阿胶,艾叶同为止血安胎之要药;四物汤养血,为妇女之圣药。因这些药的综合作用而舒顺淤血,补贫血,温寒,并发挥止血效能。
本方专治月经过多,对于妇人而言,凡为性器官不正常出血,皆适用之。至于一般则以虚寒之证,而有下血,或其他各种出血,及有淤血,贫血,四肢无力,下腹疼痛等症状者为使用目标。也可治子宫出血及有流产之前兆者,用之可收预防之功。本方以当归,熟地,白芍,川芎为基础,即四物汤,四物以养其血,阿胶以益其阴,艾叶以补其阳,和以甘草行之,使血能循经养胎,则无漏下之患。本方所治属血虚偏寒之证,如月经过多,崩中漏下因血热妄行及瘀阻胞宫所致者忌用。
胶艾汤于四物汤相比较在补血的基础上增加了去寒的功效,对于虚寒贫血效果更佳。
小建中汤功效
出自《伤寒论》1.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1.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2.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3.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药物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
功效:温中补虚,和里缓急。适用于虚劳腹痛,温按则痛减,舌淡苔白,脉细弦而缓;或心中动悸,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本方是在桂枝汤中增加白芍分量,并加胶饴所构成,胶饴和大枣有滋养强壮的功效,而与甘草配合,则能缓和急迫症状,更配以白芍便能强化镇痛的效果,桂枝与甘草配合,而治心悸亢进,生姜有健胃之效,并能促进药液的吸收。本方病症因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中焦虚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化源匮乏,气穴俱虚。故见心悸,面色无华,发热,口燥咽干等。症虽不同,病本则一,总由中焦虚寒所致。治当温中补虚而兼养阴,和里缓急而能止痛。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味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治胃脘疼痛忌用。对于肥满之人,或发热恶寒无汗者,或发热,烦躁,口渴引饮,舌红,苔干或黄腻者,当忌用或慎用。
黄连阿胶汤功效
出自《伤寒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组成: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
功效为扶阴散热,,引火降元,用于心肾不足,阴虚火旺较重的心烦失眠,舌红苔燥,脉细数者。
方中黄连和黄芩是消炎剂,有除热和镇静作用,兼有止血功效,白芍配同阿胶,卵黄而有滋润,止血镇静的效能,又阿胶与卵黄复有强壮的功能,此访有少阴病的泻心汤之称,是治大黄黄连泻心汤而带有虚状的方剂。黄连,黄芩是泻心汤的基础药物,但方中没有大黄,却加白芍和卵黄,并有滋润血燥的阿胶,由此可见,本方是治疗血热而体力虚弱之证。白芍能散恶血,理脏腑之气,邪气而导致血液之涩滞者宜之。内攻郁滞在胸内之邪气,治疗肺炎样疾病,黄芩可以清里热,而破滞气,黄连善于除热,并治邪热结滞于中焦,下焦而成心烦及痞,而又下利者,卵黄能和气血而除烦热,阿胶所治亦与卵黄相同,能润血燥,而使皮肤变为光滑,由于这些药物的协同作用,发挥滋润体液,清解心胸之中热及除心烦等功效。本方黄连用量较大,煎煮以后较苦,一般来说不宜长期服用,症状缓解以后即减量。
炙甘草汤功效
出自《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组成: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冬,麻仁,大枣
功效:益气滋阴,通阳复脉,适用气血虚少,脉结代,心动悸,胸闷气短,舌光少苔。
本方以气血两虚,而出现的心悸亢进,呼吸促迫,并脉呈结代,或频数,或不整脉者,为主要目标,或者大多皮肤枯燥,并有手足烦热,容易疲劳,及自汗,口干,便秘等症状。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续接,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火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滋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得平。
综上所述,四物汤,胶艾汤,小建中汤,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均可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诸症。
四物汤为养血调经基本方,以滋阴养血为主要功效,治疗方向比较偏向营血,虽单一但效简力专,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诸症效果很好,胶艾汤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增加了去寒的功效,对于气血不足兼见虚寒效果较好,小建中汤虽也见虚寒之症象,但小建中汤偏于虚劳里急,血不足的基础上更见脾胃不足,气血俱虚,症状上也由血虚诸症增加了气虚症状以及腹痛等脾胃系统症状,所以倍芍药加饴糖补脾胃,通过增加气血生化之源来养血补血,补虚止痛。黄连阿胶汤补血,与前者不同的是二者均可去热,偏向于于阴血不足,内部有热的疾病。药性也是微寒的,对于血虚,肾阴不足而火不归元引起的心烦失眠效果佳。炙甘草汤偏心血不足,治疗方向也较偏向心肺,对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系疾病效果较好。
什么时候用生地,什么时候用熟地补血?什么时候用补血药,什么时候用健脾药补血?
营血不足,津液亏虚,肝肾亏虚,偏营阴不足时用阿胶熟地补血,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归肺,肝,肾经,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归肝肾经,所以病位在肝肾,营血不足时用阿胶熟地。如果血虚,病位涉及脾胃,又有气虚,伴见脾胃不足的症状,食欲不振或者腹痛,使用健脾胃类药物,通过补气血生化之源来补血,若患者仅见气血不足,未到贫血这么严重,可直接用健脾胃药治疗,缓则治其本,使气血有生化之源,若血虚严重,需要直接用阿胶熟地补血,急则治其标。二者也可以同时使用,一边阿胶熟地补血,使症状减缓,见效快,一边用健脾胃药防止阿胶熟地滋腻,又能通过健脾胃使气血有生化之源,标本同治。治疗重症患者需要补血的同时就要固护脾胃,使患者胃口保持良好则病情不至于恶化,如若患者为血癌患者,丧失造血能力则需要补脾胃去强化生血,另外加补血药物可缓解症状。
生地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临床可用于热入营血证,或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或内伤消渴,肠燥便秘,药性偏寒,多用于热证。生地经过九蒸九晒,寒性已除,变为味甘微温的熟地,归肝肾经,诸药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在血虚引起的诸多疾病中可以用,也可以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疾病,多用于虚证。如若患者脾胃虚弱,不能将熟地运化为身体所吸收,则熟地对于患者而言是负担,这时候需要用生地缓缓治疗。
自拟方药效分析
自拟方:桂枝,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当归,桑叶,麻子仁
功效:补血强心,健脾生血
桂枝,附子,干姜,炙甘草均为阳药,可补火助阳附子,干姜,炙甘草为四逆汤,可强心回逆,温经散寒,桂枝亦可强心,温通经脉,当归补血活血,桑叶入肺经,可疏散肺热,取泻肺之意,麻子人润肠通便,泻大肠,亦为泻金,本方取泻南补北之义,通过泻西补南来补脾胃之土,通过强健脾胃来补血,使气血有生化之源,配伍当归补血活血,改善血虚症状。方中桂枝,生附子,干姜,炙甘草,当归为补,桑叶,麻子仁为泻,补泻配伍,使补不至于滋腻,通过泻金来减轻脾胃负担,更好的运化水谷精微来生血。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