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精一书院林老师教授的两年制《“中医结构分析”方法论》首期班开课啦!!!
自己能够和众多中医大咖、中医雅好者同堂学习,非常荣幸和幸福......
林老师第一课就用现代科技方法将我们带入了中医经典的学习殿堂。并把问止中医团队多年研发的学习方法细致无私倾囊相授,践行“大医精诚”之精神!
荀子《劝学篇》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林老师和问止中医团队无疑是在此学习路上,为我们中医学子插上了双翅膀...
借用《礼记.中庸》的一句话献给我们尊敬的问止中医团队老师们:仁 者 寿 !!!
下面是课后作业:
灵枢_天年第五十四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荥货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笔记):天年,是指一個人的壽命。本篇在說明每個人壽命長短不同的原因,以及如何才能活到一百歲。
素问_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
(笔记):這一篇把上古時代的養生理論和思想做了說明,同時也把男子和女子每7年/8年的生理週期和經脈生理盛衰演變做出分析。更進一步的說明四種層次的養生高人的心法及成就。
自己积极努力,争取靠近贤人吧。
《黄帝内经》简介
。” 如此描写人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正确的。在先秦诸子中对神以及形神关系的认识,没有哪一家比《黄帝内经》的认识更清楚、更接近科学。关于形神必须统一、必须相得的论述颇多,如《灵枢·天年》:“神气 ...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又《素问·上古天真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如果形神不统一、不相得,人就得死。如《素问·汤液醪醴》:“形弊
(笔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如形神不统一、不相得,人就得死。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