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临一班罗明飞结业论文

首先看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的原文和药物组成对比

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2.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半升,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甘草(炙)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四两,切;甘草三两,炙;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两者药物组成在于生姜泻心汤减少了2两干姜,加了4两生姜。

两方的症状区别在于生姜泻心汤的痞(硬)更加厉害一点,(雷)鸣更响一点,多了一个食臭。

在病机上对比

生姜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腹中的有形之水邪更加多一些。


在药性上对比

生姜泻心汤的功效在补、升、散、躁上大于半夏泻心汤,4两的生姜在这上面体现了出来。


温、凉、泻、降、收、润上略小于半夏泻心汤,少了二两的干姜体现了在这上面。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