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内经:得气

灵枢_四时气第十九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岐伯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笔记:此得气穴非得气之感,而是将治病的穴位需要根据四时之气与病邪虚实而定部位和深浅。

灵枢_小针解第三

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着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病所取之处也。

刺之微在数迟者,徐疾之意也。粗守关者,守四支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不可挂以发者,言气易失也。扣之不发者,言不知补泻之意也。血气已尽而气不下也。

笔记:本断将小针针刺时对于正邪气的虚实进行补泄。

灵枢_终始第九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

笔记:这段是真正描述了得气的具体内容,何为得气:我读完的理解是:静心安神,心中只想着治疗病人,无其他杂念,从而去感受病人气的流动和大小,并用自己的气通过银针来引导病人气的流动,此谓之得气也!

得气的重点是:1、心无杂念;2、自己有足够的气能够去感应到病人的气。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