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_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倪师海厦曾讲,他读黄帝内经,眼前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幅画。每每读到四季养生篇时,古人春三月时节的闲庭信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管对待外界,还是对待家人的温暖的养生之道;古人夏三月时节终日充实,温和以待的养长之道;古人秋三月与鸡俱兴,无外其志的养收之道;古人冬三月待日光而起,半匿半伏其志,去寒就温的养藏之道。。。。。就像一幅画浮现在我们眼前。比之古人,现代人,尤其稍微年轻一些的人,对此知之甚少,生、长、收、藏,全然不在考虑之内,令人十分担心民族健康问题。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