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預習筆記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本篇題解】上古時代的養生理論和思想,男子和女子每7年/8年的生理週期和經脈生理盛衰演變。四種層次的養生高人的心法及成就。

重點內容:

·        養生之最高境界: 壽長百歲的實踐方法和心要,成敗的分別。養生的方法之知、行、果

·        腎氣(天癸)的盛衰和生理、形體的週期關係

女性七年為期的生理變化

男性八年為期的生理變化

·        四種層次的養生高人的心法及成就: 真人、至人、聖人、賢人

熟讀名句:

★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无,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 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

★ 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

★ 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无有終時,此其道生

★ 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本篇題解】四季中如何應天時而調神養生, "治未病"的中醫思想。

重點內容:

·        四時的養生方法: 四季之總論、自然燮化、生活作習、神志調適、氣機調適、生長收藏之道、逆之所病。

·        四時不調之因應之道

·        違逆四時養生法對陰陽、五藏的影響

·        四時之順逆,四時養生之要

·        中醫預防醫學的重要性

熟讀名句:

★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本篇題解】陽氣生化而能養護生命的重要,並且人體要和大自然界相互感通。陰陽之間的關係,陰平陽密的重要性,如何調和五味以養陰精的方法。

重點內容:

·        中醫的天人合一思想! "順之則陽氣固"是重點

·        人身陽氣的重要性,由於種種原因而使陽氣受傷引起的病變: 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

·        傷害陽氣之因

外淫之傷: 風寒暑濕,

內邪之害:煩勞、大怒、風寒入內後的危害

反四時之作息

·        陰陽調和之重點: 陰平陽密

·        四時氣候之外邪傷害: 風寒暑濕

·        陰之所生,本在五味: 調和飲食五味則五藏安。

熟讀名句:

★ 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

★ 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 陽氣者,煩勞則張

★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

★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 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

★ 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靈樞】[本神]第八

【本篇題解】人的精神活動與五臟之間的關係,情緒影響五臟所導致的病症。

重點內容:

·        天德地氣而生,進而有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

·        智者之養生法

·        六種情緒對五臟的影響、傷害

·        「神、魂、魄、意、志」的意義,以及它們與五臟之間的關係

·        五臟虛實

熟讀名句:

★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 故用鍼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傷,鍼不可以治之也


 邀请回答 

 收藏(0)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