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本篇主要讨论上古之人保养先天真气以却病延年的原则、方法,以及先天真元之气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名“上古天真”。《内经》的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整体观为指导思想,以外防、内调为基本原则,以顺应自然,调摄情志为基本方法,以尽终其天年为最终目的。文中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及肾气盛衰关乎健康与寿命的重要理论,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强调了保养肾中精气对祛病延年的重要意义。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四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气候;调,调摄、调养;神,人的精神意志活动。本篇根据“天人相应”的整体医学思想,讨论了顺应四时调摄精神意志的养生方法,故名“四气调神”。文中重点讨论了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规律的调神方法,以及违反四时之变的危害,强调“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观点,篇中防重于治的思想及养生方法对养生保健、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本篇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之气与自然界之气息息相通之理,故名“生气通天”。生气通天,是《内经》基于整体医学思想的关于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相通应的重要命题。本篇采用取象比类、观察推演等方法,阐释生气通天的机制。首先,以自然界的太阳喻人体之阳气,阐述阳气的生理病理,强调阳气的重要性,凸显《内经》的重视阳气主导作用的思想。其次阐发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指出阳气在阴阳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确“阴平阳秘”是健康的关键。说明了人的生命与自然界之间,不仅具有结构上的相应关系,而且还有一致的阴阳五行运动变化规律,故生气通天是寿命之本。这种思想贯穿于《内经》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医学探讨人体生命活动,分析病因病机,指导疾病诊治和养生预防的重要指导思想。
《灵枢·本神第八》
本、根本,本原,此有探本求源之意,引申指推求。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精、神、魂、魄、意、志、思、虑、智。本篇以“凡制之法,先必本于神”为命题,论进了神的概念与生成、思维过程、神与五脏的相互关系、情志过激所致痛证,故名“本神”。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三者互根并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总统于心,分属于五脏,并以五脏所藏之精为物质基础。精气神直接关系着人体生命健康。善于调养精气神则能长生久视;精气神过用可直接损伤五脏,致使精气失守、神气内绝。因此,调养精气神不仅是《内经》养生防病思想的精髓,也是调治身心疾病的理论核心。本篇从天地阴阳升降相因的整体观角度,阐述了人体生命源于阴阳之气的相互作用,强调了精神魂魄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情志失常与五脏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形神合一”的整体生命观,对于现代身心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