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一书院课前预习笔记:
一、《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本篇说明了古代相传的养生方法,并从人体生理上生长衰老的自然规律, 提出古代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论述了肾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养生的四种境界。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劳作”,“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等。
二、四期调神大论篇第二
本篇说明了四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人们应该怎样去适应它,以调养五脏神志的意义。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三、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人体的生命与自然界之间密切的关系,提出“生之本,本于阴阳”,强调生命存在的根本在于阴阳。
四、《灵枢》本神
针刺的法则必须研究人的精神状态,因为血、脉、营、气、精神,这都是五脏所藏的。五志过度对五脏的损伤:
1.恐惧优思,损伤心神,喜极气散,愁忧气机闭塞,大怒神志昏迷,恐惧精神动荡精气不能收敛。
2.心过度优思伤神,甚死于冬季。
3.脾过度忧愁伤意,甚死在春季。
4.肝过度悲哀伤魂,甚死在秋季。
5.肺过度喜乐伤魄,甚死在夏季。
6.肾过于大怒伤志,甚死在夏季。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