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读书笔记
黄帝内经素问之
1、 上古天真论:上古,混沌初开,鸿蒙始劈,先天真之气,肾精集成。本篇讲述了上古时期的养生理论思想和方法,同时讲明了人体生长发育与生理周期盛衰演变的过程。强调了保养肾精先天元气在养生过程中的重要性。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2、 四气调神大论:四气=四季也;调神=调养精神情志;大论=重点讲述。本篇重点讲述了四季不同的养生方法及违背了这些养生方法会产生的危害,开始提出了“治未病”的中医思想缘起。给出了四时养生法,随着四季气候不同,气象物候各异变化,人们要顺应其不同变化的养生原则,来调养精神情志,从而达到却病延年,益寿养生的目的。“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为得道”,“从阴阳则生,逆阴阳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为“四气调神大论”之刚领,也是“治未病”思想的源头。
3、 生气通天论:生气=人体生命之气;天=自然界;通天=与自然相贯通。本篇告诫人们应当学会与天地沟通,顺应季节天时变化进行相对应的调养,强调了阳气生化而能养护生命的重要性。同时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了“阴平阳密”的重要,“阳强不能密,阴气乃决;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诀离,精气乃决”。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调和饮食五味则五臓安!”调和五味以养阴精的方法。揭示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顺则阳气固,虽有贼邪,不能害也,此因时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并列举了阴阳失调会出现的病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从而更加强调了学会“调和阴阳”,对保持人体生命健康的必要性。
4、 灵枢之本神第八:本篇论述了人之精神活动涵义及其养生的关系,及七情变化对五脏的影响和危害,强调“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是知曰本神。天德地气而生,进而有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臓之所藏。至其淫泆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是故五臓,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圣人养生法。
作业续:
1、选读内容:
素问各篇题解,大概浏览一遍,未来得及做笔记,后续会补记,以巩固自己对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各章节精要的理解和加强。
2、关于中医之家,下载并注册浏览了《中医之家》,重点看了关于课业部分,黄帝内经各章节。打开网页,首先引入眼帘的是熟悉的简体中文版本的《黄帝内经》,与之前看惯了的精一书院课件《黄帝内经》繁体素问,再看这简体,感觉对大陆同学来说更清晰简单一些。这个中医之家的确如老师所介绍的那样,内容丰富,简直就是一个中医图书馆。以后会抽时间认真学习一下,目前先赶追《黄帝内经》素问的课程为重。(感觉全部短时间看完黄帝内经的素问并同时做笔记,有点亚历山大,何况明天之后还有黄帝内经灵枢。。)
20210717雅2班 徐维课前作业,根据读书笔记整理。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