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预习笔记(第一节课 内经素问)

开始记录在问止中医精一学院系统学习中医过程。第一节课是黄帝内经的分类重点解析(素问)。通读了四篇必读内容,熟记了各篇名句选,为了加深理解,还回看了倪师讲解的黄帝内经视频。个人认为,通过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养生观。

一、上古天真论。上古的人可以活到百岁是因为他们知“道”,做到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做到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精神內守。所以才能保持形神皆俱,盡終天年,度百歲乃去。

二、四气调神大论。在春夏秋冬四季如何应对才不会生病。春天夜臥早起,被髮緩形。夏天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氣得泄。秋天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收斂神氣,使肺氣清。冬天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如果逆春气則傷肝,夏為寒變。逆夏气則傷心,秋為痎瘧,冬至重病。逆秋气則傷肺,冬為飧泄。逆冬气則傷腎,春為痿厥。平时要预防为主,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夏要養陽,秋冬要養陰。

三、生气通天论。主要讲了阳气对于人身的重要性。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活动时间是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几种伤到阳气的原因和结果: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欬,發為痿厥。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四、本神。提出智者养生之道是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解释了五脏与几种情绪之间的关系。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虛則恐,實則怒。脾藏營,營舍意,脾气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心藏脈,脈舍神,心气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肺藏氣,氣舍魄,肺气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腎藏精,精舍志,肾气虛則厥,實則脹。如果用针治病,一定要审观病人情况,知其氣之虛實,謹而調之,如果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