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次课后作业-雅4班-刘伯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 (课后作业)

在我们上次课程中讲到南北宋的重要医善,这里面太平惠民合削局方里面有很多的重要名方,我們常用的有:

八正散、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二陈汤、川芎茶调散、五淋散、五积散、平胃散、甘露饮、加味逍遥散、四君子汤、四物汤、安中散、附子理中汤、凉膈散、逍遥散、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散。

那么以下是这些方剂可能的治症主要范围,请大家看看这些症状我们通常会在上面列出的方剂中选定哪一个主要方剂呢?

一、腹痛 中脘痛:平胃散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 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

二、小便不利、小便痛:八正散清热泻火,利水通淋。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及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热淋、血淋。

三、身冷 畏寒、软便 便塘:附子理中汤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

四、上吐下泻、恶寒、发熟:藿香正气散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五、长期整日全身倦怠:十全大补汤气血不足,虚劳咳喘,面色苍白,脚膝无力,遗精,崩漏,经候不调,疮疡不收,舌淡,脉细弱。

六、肝血虚、失眠:加味逍遥散、逍遥散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七、多痰:二陈汤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八、下利 腹泻 水泻、消化不良、肥胖、膨胀 鼓胀:安中散

九、下利 腹泻 水泻、某些时段容易疲累: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十、外感头痛:川芎茶调散外感风邪头痛。偏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十一、血尿:五淋散膀胱有热,水道不通,尿少次频,脐腹急痛,作止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尿有砂石,或尿淋如膏,或热淋尿血。

十二、心想吐、腰痛:五积散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证。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

十三、腹胀:安中散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又治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注重痛

十四、口臭、口腔溃烂:甘露饮

暂无回复

请在登录后发布评论